这是选型的首要前提,直接关系到是否会引发爆炸事故,两类风机的适用场景完全不同。
- 防爆型矿用风机
- 适用场景:存在瓦斯、煤尘等爆炸性物质的煤矿,或有易燃易爆气体的金属非金属矿井(如部分含硫矿山)。
- 核心差异:必须具备隔爆结构,能阻断内部火花外泄,避免点燃外界爆炸性混合物,是高风险矿井的 “刚需” 设备。
- 普通型矿用风机
- 适用场景:无瓦斯、无易燃易爆物质的矿井,如铁、铜、铝等金属矿,以及石膏矿、石灰石矿等。
- 核心差异:无需额外隔爆设计,成本更低,仅满足基础通风排尘需求,在低风险环境中更具性价比。
不同用途的风机职责明确,分别对应矿井 “全局 - 局部 - 辅助” 的分层通风需求,场景边界清晰。
- 主扇(主通风机)
- 适用场景:负责全矿井或矿井某一翼(如东翼采区)的整体通风,是矿井通风系统的 “核心动力”。
- 核心差异:需 24 小时连续运行,风量和风压稳定,通常一用一备,适用于覆盖范围广、对通风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场景。
- 辅扇(辅助通风机)
- 适用场景:矿井通风网路中阻力大的分支风路(如长距离运输巷、深井巷道),用于弥补主扇风压不足。
- 核心差异:不改变矿井总风量,仅优化局部风量分配,适用于主扇 “力不从心” 的局部高阻力区域。
- 局扇(局部通风机)
- 适用场景:无贯穿风流的局部区域,如掘进工作面(新开凿的巷道)、临时维修巷、独头煤仓。
- 核心差异:体积小、易移动,可随作业点推进调整位置,部分需 “双风机双电源”,适用于移动性强的局部通风需求。
不同结构的风机,风压和风量特性差异显著,需结合巷道长度、断面大小选择,直接影响通风效率。
- 轴流式矿用风机
- 适用场景:需要大风量、低风压的区域,如大型矿井主扇、中短距离掘进面局扇。
- 核心差异:风量大(单台可达 160m³/s 以上)、结构简单,适合对风量要求高、通风阻力小的场景。
- 离心式矿用风机
- 适用场景:需要高风压、小风量的区域,如深井(井深超 800 米)、小断面巷道。
- 核心差异:风压高(全压可达 5000Pa 以上),能克服长距离、高阻力巷道的通风阻力,适合高阻力场景。
- 混流式矿用风机
- 适用场景:需要中风压、中风量的 “过渡性” 场景,如中型矿井主扇、多采区联合通风的辅扇。
- 核心差异:兼顾轴流式的大风量和离心式的高风压,适应性强,适合通风需求介于两者之间的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