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用井口热风机的加热元件多久清理一次比较合适?

2025-09-06
矿用井口热风机加热元件的清理频率,需结合加热元件类型(电加热 / 燃煤 / 燃气) 矿山实际工况(粉尘浓度、湿度、使用时长) 综合判断,核心原则是 “避免积污影响加热效率、引发过载噪音或安全隐患”。以下是分类型、分场景的具体清理周期建议,同时附清理操作要点,确保安全与效果:

一、按加热元件类型划分:核心清理周期

不同加热方式的元件,积污形式(粉尘 / 结垢 / 积灰)和影响程度不同,清理频率差异较大,具体如下表:

加热元件类型 常见积污问题 常规清理周期 高负荷 / 恶劣工况调整(如高粉尘、24h 连续运行)
电加热管(主流类型) 表面积尘、煤泥堆积;潮湿环境下可能结露后形成 “粉尘硬块”,导致散热不均、局部过热,间接引发风机过载噪音 每 2 周 1 次(日常检查 + 局部清理);每月 1 次(深度拆解清理) 缩短至每 1 周 1 次日常清理,每 2 周 1 次深度清理
燃煤 / 燃气燃烧室 内壁积灰、结焦(燃煤型);喷嘴堵塞、燃烧残留物堆积(燃气型),导致燃烧不均、“脉冲噪音” 或热量输出不足 每周 1 次(清灰 + 检查喷嘴);每 1 个月 1 次(燃烧室拆解除焦) 每日 1 次清灰(用压缩空气吹扫),每 2 周 1 次拆解除焦
热管式加热元件 热管表面积尘(尤其是翅片间隙堵塞),影响热交换效率,导致风机需加大风量补偿热量,引发气流噪音 每 3 周 1 次(翅片间隙清理);每 2 个月 1 次(整体除尘) 每 2 周 1 次翅片清理,每月 1 次整体除尘

二、关键判断标准:无需严格等周期,出现这些情况需立即清理

周期仅为基础参考,实际运维中需通过 “看、测、听” 判断是否需提前清理,避免积污引发故障:

  1. 视觉判断:观察加热元件表面,若出现以下情况,立即清理:
    • 电加热管表面覆盖超过 1mm 厚的粉尘 / 煤泥(用手触摸有明显颗粒感);
    • 燃煤燃烧室内壁有块状结焦(厚度≥5mm) 或火焰颜色异常(如偏红、发黄,正常应为蓝火或稳定红火);
    • 热管翅片间隙被粉尘堵塞超过 1/3,无法看到翅片本体。
  2. 参数判断:通过设备仪表或检测工具发现异常,立即清理:
    • 电加热型:加热管电流偏差超过 ±10%(如某组额定电流 10A,实际仅 7A,说明表面积污导致散热差、电阻变化);
    • 出口风温:实际风温比设定值低 5℃以上,且排除风机风量问题(大概率是加热元件积污导致热效率下降)。
  3. 噪音判断:若设备运行中出现 **“嗡嗡” 过载声、周期性异响 **,且排查过电机、叶轮问题后,需优先清理加热元件(积污导致加热效率低,风机为补偿热量会过载运行,产生噪音)。

三、清理操作要点:适配矿山环境,避免损坏元件或引发安全事故

矿山场景存在粉尘多、空间有限、需防爆的特点,清理时需遵循以下规范,防止元件损坏或安全隐患:

  1. 电加热管清理(核心注意:断电、防腐蚀)
    • 步骤 1:彻底断电(关闭热风机总电源,挂 “禁止合闸” 标识),待加热管冷却至室温(避免高温清理烫伤或元件变形);
    • 步骤 2:轻度积尘(≤0.5mm):用干燥的软毛刷(如尼龙刷) 沿加热管长度方向刷洗,或用压缩空气(压力≤0.4MPa,气嘴距离元件≥15cm)吹扫,避免高压气流吹弯加热管;
    • 步骤 3:重度积污(硬块 / 结垢):用中性清洁剂(如洗洁精稀释液) 浸湿抹布擦拭,禁止用钢丝球、砂纸等硬物刮擦(会破坏加热管表面抗氧化涂层,导致管体腐蚀漏电);
    • 步骤 4:清理后检查:用万用表测量加热管绝缘电阻(需≥0.5MΩ),确认无漏电后再通电试运行。
  2. 燃煤 / 燃气燃烧室清理(核心注意:防爆、除尽结焦)
    • 步骤 1:关闭燃料供应(燃煤型停炉清灰,燃气型关闭阀门并通风 10 分钟以上,防止燃气残留);
    • 步骤 2:清灰:用防爆型吸尘器(符合矿山防爆标准 GB 3836.1) 吸除表面浮灰,或用专用清灰铲(材质为不锈钢,避免刮伤燃烧室内壁)清理结块;
    • 步骤 3:除焦(燃煤型):若有硬焦,用 “机械敲打法”(用铜锤轻敲焦块边缘,禁止用铁锤重击,防止燃烧室变形),或用弱酸性除焦剂(需选矿山专用,避免腐蚀金属)浸泡后清理;
    • 步骤 4:喷嘴检查(燃气型):拆下喷嘴,用压缩空气吹扫孔径(避免油污、杂质堵塞导致燃烧不均),安装时确保密封垫完好,防止燃气泄漏。
  3. 热管式元件清理(核心注意:保护翅片)
    • 翅片间隙狭窄,易卡粉尘,需用专用翅片梳(或软毛牙刷) 顺翅片方向梳理,清除间隙内的粉尘;
    • 整体清理后,用手晃动热管,检查是否有松动(若松动需加固,避免运行时振动噪音)。

四、特殊场景补充:北方严寒 / 高湿矿山的额外注意

  • 北方严寒矿山(冬季 - 10℃以下):电加热管易因 “结露 + 粉尘” 形成硬块,建议在每日开机前用压缩空气快速吹扫 1 次(避免硬块在加热时开裂,损坏元件);
  • 高湿矿山(相对湿度≥80%):清理后需用热风(温度≤60℃)烘干加热元件表面(尤其是电加热管),防止潮湿导致绝缘电阻下降,引发漏电风险。

综上,矿用井口热风机加热元件的清理需 “周期打底 + 异常触发”,核心是通过高频次日常检查(如每班开机前看一眼、摸一摸),避免积污从 “小问题” 演变为 “效率下降 + 噪音升高 + 安全隐患”。按此标准维护,可确保加热元件寿命延长 20% 以上,同时减少因加热系统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