宏博机械煤矿井口热风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需结合设备类型(如加热机组、暖风机、电磁热风机)、运行负荷及煤矿井口特殊环境(高粉尘、防爆、低温需求)制定,核心目标是保障安全、维持效率、预防故障。计划需明确 “维护周期、责任主体、具体内容、验收标准、异常处理” 五大要素,以下是分周期、分设备类型的标准化维护计划框架:
无论何种设备,维护计划需先明确基础执行规则,确保合规性和可追溯性:
- 责任主体:
- 日常维护:井口当班安全员 / 设备操作工(每日检查);
- 定期维护:煤矿机电队专业维修人员(每周 / 每月 / 季度);
- 年度大修:联合设备厂家技术人员(针对核心部件如热交换器、电磁模块)。
- 安全前提:
- 所有维护前必须切断设备电源 / 燃料供应(如关闭燃油阀、燃气总阀);
- 使用防爆工具(如铜制扳手、防爆螺丝刀),严禁在井口 20 米内产生明火;
- 维护后需经 “防爆验收”(电气设备)、“密封性测试”(燃料管路)后方可重启。
- 记录要求:
每次维护需填写《井口热风设备维护记录表》,记录内容包括:维护时间、维护项目、发现问题、处理结果、维护人、验收人,台账保存至少 1 年。
根据设备故障风险等级,将维护分为 “日常巡检(每日)、定期维护(每周 / 每月)、年度大修(每年)” 三个层级,不同周期的维护重点不同:
核心目标:及时发现 “显性故障”(如泄漏、异响、温度异常),避免设备带故障运行。
核心目标:解决 “隐性问题”(如积尘、润滑不足、部件磨损),维持设备效率。
按设备类型细分维护内容,确保针对性:
核心目标:修复 “深度损耗”(如部件老化、性能衰减)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通常在非采暖季(如夏季)执行。
维护中若发现以下 “严重问题”,需立即启动异常处理,暂停设备运行:
- 紧急停机场景:
- 燃料管路泄漏(如燃气闻到异味、燃油滴漏);
- 电气设备冒烟、打火(如电磁模块短路);
- 超温报警无法复位(风温持续超过设定值 10℃以上)。
- 处理步骤:
- 第一时间切断电源 / 燃料总阀;
- 上报机电队队长,安排专业人员排查故障(如泄漏点焊接、模块更换);
- 故障修复后,需经 “三重验收”(密封性测试、防爆测试、空载试运行 30 分钟),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。
通过以上分周期、分设备的维护计划,可全面覆盖煤矿井口热风设备的安全风险点和效率损耗点,确保设备在采暖季(尤其冬季低温期)持续稳定运行,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井口结冰、瓦斯风险等安全生产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