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矿井口热风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?

2025-09-21
煤矿井口热风机组的维护与保养是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、避免冬季井口结冰事故、延长设备寿命的核心环节。需结合设备结构(热源、风机、控制系统、管道)和矿井高湿、多尘的特殊环境,制定日常巡检、定期保养、季节维护、故障预防四位一体的方案,宏博机械具体方法如下:

一、日常巡检:每日必做,及时发现隐患

日常巡检需覆盖设备关键部位,重点关注 “温度、压力、异响、泄漏、清洁度” 五大核心指标,建议制定《井口热风机组每日巡检表》,明确检查项和责任人。
检查部位 检查内容 标准要求 异常处理措施
热源系统 蒸汽 / 热水管道阀门是否泄漏;电加热管有无发红、烧焦痕迹;热泵压缩机运行声音 管道无滴漏、结露;电加热管无局部过热;压缩机无刺耳噪音 泄漏需关闭阀门更换密封件;电加热管异常立即断电检修
风机系统 风机轴承有无异响、振动;风机叶轮是否积尘;皮带(若有)松紧度 轴承无 “嗡嗡” 或 “咯噔” 声,振动≤0.1mm;叶轮无明显积尘;皮带无打滑、裂纹 异响需停机检查轴承润滑;积尘及时清理;皮带松紧度调整至按压下沉 10-15mm
控制系统 温度传感器显示是否正常;控制柜指示灯、仪表数值是否稳定;自动启停功能测试 传感器显示与实际井口温度误差≤±1℃;仪表无跳数;自动启停响应及时 传感器偏移需重新校准;仪表异常检查接线或更换模块
通风管道 管道接口是否漏风;保温层是否破损;出风口风量是否均匀 管道无漏风(手触无明显风感);保温层无脱落;出风口无局部无风区 漏风需用密封胶封堵;保温层破损及时补缠岩棉或聚氨酯
安全装置 超温保护(如电加热超温跳闸)、压力安全阀(蒸汽 / 热水系统)是否正常 超温保护在设定值(通常 50-60℃)时能自动断电;安全阀定期校验合格 保护装置失效需立即停用设备,联系专业人员检修

二、定期保养:按周期执行,深度维护核心部件

定期保养需根据部件磨损周期和矿井生产节奏,分为 “每周、每月、每季度” 三个周期,重点解决 “润滑、清洁、紧固、校准” 问题。

1. 每周保养:聚焦 “润滑 + 清洁”

  • 润滑保养:对风机轴承、电机轴承、皮带轮轴等运动部件补充润滑脂(推荐使用锂基润滑脂,耐低温、抗水性能强),每次加注量以轴承腔容积的 1/2-2/3 为宜,避免过量导致轴承过热。
  • 清洁保养:清理风机进风口滤网(若有)的粉尘、棉絮等杂物;擦拭控制柜表面灰尘,防止粉尘进入内部短路;清理电加热管表面的积尘(断电后用压缩空气吹洗,压力≤0.4MPa,避免损伤加热管)。

2. 每月保养:聚焦 “紧固 + 校准”

  • 紧固检查:逐一检查风机地脚螺栓、电机固定螺栓、管道法兰螺栓的紧固情况,尤其是经历矿井振动后,螺栓易松动,需用扭矩扳手按标准力矩(通常 M16 螺栓扭矩 35-40N・m)复紧。
  • 校准调整
    • 温度传感器:用标准温度计对比井口实际温度,若误差超 ±1℃,通过控制柜参数菜单重新校准;
    • 压力仪表(蒸汽 / 热水系统):对比标准压力表,误差超 ±2% 时需送计量机构校验;
    • 皮带传动(若有):检查皮带磨损情况,若表面出现裂纹、毛边,或张力不足(打滑),需更换同型号皮带(建议备用 1-2 条)。

3. 每季度保养:聚焦 “部件检测 + 功能验证”

  • 热源部件检测
    • 蒸汽 / 热水换热器:拆开端盖,检查换热管是否结垢(矿井水易结垢),若垢厚超 1mm,用 5%-10% 柠檬酸溶液循环清洗(温度≤60℃,避免腐蚀);
    • 电加热管:测量绝缘电阻(用 500V 兆欧表),绝缘值需≥0.5MΩ,否则需更换加热管(防止漏电);
    • 热泵系统(若有):检查制冷剂压力(冬季低压 0.3-0.5MPa,高压 1.5-2.0MPa),不足时补充同型号制冷剂(如 R410A),并检查管道有无泄漏。
  • 风机性能检测:用风速仪测量出风口风量,若比额定值低 15% 以上,需检查叶轮是否变形、管道是否堵塞,必要时拆解风机清理叶轮积尘或修复变形叶片。
  • 安全功能验证:手动触发超温保护、过载保护、断水保护(热水系统),确认设备能立即停机并报警;测试应急手动操作模式,确保断电时能通过手动阀门调节热源。

三、季节维护:重点关注 “冬季启用前” 和 “夏季停用后”

煤矿井口热风机组主要在冬季(通常 10 月 - 次年 4 月)运行,季节交替时的维护直接决定运行可靠性。

1. 冬季启用前(首次运行前 1-2 周):全面 “唤醒” 设备

  • 系统排查
    • 管道系统:检查蒸汽 / 热水管道有无冻裂,阀门是否卡死(冬季停用后易因积水冻堵),可通入少量热水(50℃以下)循环预热,疏通管道;
    • 电加热系统:逐一测试每组加热管的通电情况,避免因长期停用导致加热管接线端子氧化虚接;
    • 控制系统:对 PLC、变频器等核心模块进行通电预热(空载运行 30 分钟),检查程序是否丢失,若有丢失需重新导入备份程序。
  • 空载试运行:关闭热源,单独启动风机运行 1 小时,检查风机振动、噪音是否正常;再开启热源(逐步升温,避免瞬间高温冲击),测试自动控温功能,确保出口温度能稳定在设计范围(通常井口温度≥2℃)。

2. 夏季停用后(5-9 月):做好 “封存” 保护

  • 排水防锈
    • 蒸汽 / 热水系统:彻底排空换热器、管道内的积水(打开最低点排污阀),防止夏季潮湿环境导致管道内壁锈蚀;
    • 电加热系统:断电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加热管表面的潮气,控制柜内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),防止元器件受潮。
  • 部件防护
    • 风机进风口、出风口用防雨布覆盖,防止雨水、杂物进入;
    • 对裸露的金属部件(如螺栓、法兰)涂抹防锈漆或黄油,避免锈蚀;
    • 定期(每 2 周)通电检查控制柜,防止电容等元件长期闲置失效。

四、故障预防:建立 “备件库 + 记录档案”,降低停机风险

  1. 备件储备:根据设备易损件清单,储备关键备件,如风机轴承、电加热管、密封垫片、温度传感器、皮带等,确保故障时能快速更换(建议备件储备量满足 3-6 个月使用)。
  2. 档案管理:建立《井口热风机组维护档案》,记录每次巡检、保养、故障处理的时间、内容、责任人,便于追溯设备运行历史,分析故障规律(如某型号加热管平均寿命 18 个月,可提前 3 个月计划更换)。
  3. 人员培训:对维护人员进行专项培训,确保其掌握 “三懂四会”(懂结构、懂原理、懂性能;会操作、会保养、会检修、会应急),尤其要熟悉冬季紧急停机流程(如井口温度骤降、设备漏电时的处理步骤)。

五、特殊环境应对:针对矿井高湿、多尘的额外措施

  • 防粉尘:在风机进风口加装高效空气过滤器(建议每月更换 1 次),防止粉尘进入风机和换热器,减少积尘和磨损;
  • 防潮湿:在控制柜内安装除湿器(或排气扇),将湿度控制在 60% 以下,避免电气元件短路;定期检查电缆接线端子,用绝缘胶带包裹裸露部分,防止潮气侵蚀;
  • 防振动:风机底座与地面之间加装减震垫(如橡胶减震垫),减少矿井振动对设备的影响;长期运行后,及时调整风机叶轮的动平衡,避免因不平衡导致轴承过早损坏。
通过以上宏博机械推荐的维护保养方法,可有效降低煤矿井口热风机组的故障率(目标故障率≤5%/ 冬季),确保冬季井口温度稳定,保障矿工安全作业和设备正常运行。

 如果你还有更好的维护保养建议,欢迎留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