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断煤矿井口热风机组风路系统故障,需结合 “感官观察、参数监测、部件检查” 三维度综合排查,核心是通过异常现象定位风路 “堵、漏、卡、损” 等问题,具体方法如下:
- 听声音:正常风路系统运行时为均匀的风机转动声、气流流动声;若出现 “尖锐异响”(可能是风叶与外壳摩擦)、“断断续续的轰鸣”(可能是风路堵塞导致气流紊乱)、“无风声或声音明显减弱”(可能是风机停转、风路严重堵塞或风门全关),需优先排查。
- 看现象:观察井口热空气覆盖效果 —— 若井口仍有结冰、雾气(说明热风量不足,风路可能堵塞或漏风);查看风机出风口、风道连接处是否有粉尘堆积(堆积严重会缩小风路截面)、异物卡滞(如石块、杂物卡住风叶);观察风道外壳是否有变形(可能导致风路截面不规则,气流受阻)。
- 摸温度与振动:用手触摸风道外壁(非高温区域),若局部温度明显偏低(可能是该段风道漏风,热空气流失);触摸风机机壳,若振动剧烈(可能是风叶失衡、轴承损坏,导致风路气流不稳定)。
- 风量监测:用风速仪在风机出风口、井口热风幕处测风速,计算实际风量 —— 若风量远低于设计值(如设计风量 5000m³/h,实际仅 3000m³/h),可能是风路堵塞(过滤器、风道内积尘)、风机风压不足(电机故障、皮带打滑)或风门未开到位。
- 风压监测:查看风路系统压力表(若配备),若风机入口负压过高(说明进风侧堵塞,如空气过滤器积尘)、出口正压过低(说明出风侧漏风或堵塞),可定位故障区段。
- 温差监测:对比风机进风温度与井口热风温度 —— 若温差过大(如进风加热后达 20℃,井口仅 5℃),排除加热系统问题后,大概率是风路漏风(热空气在输送途中流失)。
- 空气过滤器检查:拆开过滤器外壳,查看滤料是否积尘、堵塞(滤料表面若覆盖厚粉尘,会阻碍进风,导致风量下降),若滤料破损则需更换。
- 风道内部检查:对可拆解的风道(或通过检修孔),用手电筒查看内部是否有积尘、杂物堆积(如矿井粉尘在风道内壁结块,缩小风路截面),或风道焊缝、法兰处是否有裂缝(漏风点)。
- 风机及风门检查:拆开风机防护罩,查看风叶是否变形、积尘(风叶积尘会导致失衡,气流输出不均)、是否有异物卡滞;检查风门执行机构(电动 / 手动),确认风门是否卡滞、开度是否达标(风门未全开会直接限制风量)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快速从 “现象→参数→部件” 逐层缩小故障范围,精准判断风路系统的堵塞、漏风、部件损坏等问题,为后续维修提供明确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