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正确安装和维护防爆井口热风机组?

2025-10-10

防爆井口热风机组的正确安装与维护指南

防爆井口热风机组作为煤矿冬季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,其安装规范性和维护及时性直接影响运行安全与加热效率,需严格遵循以下流程与要求:

一、正确安装流程与规范

1. 安装前准备

  • 场地与环境核查:安装位置需避开井口粉尘堆积区、淋水区及设备碰撞区域,确保周围 1 米内无易燃物(如棉纱、油脂);地面需平整硬化,承重能力满足设备重量(按设备说明书要求,通常≥500kg/㎡),避免机组运行时震动移位。
  • 设备与配件检查:核对机组型号、防爆标志(需与井口环境匹配,如 Ex d I Mb)及《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》,确认无缺失;检查防爆外壳、接线盒、密封胶圈无破损,加热元件、风机叶轮无变形,配件(如通风管道、固定螺栓、接地线缆)齐全且符合防爆标准。

2. 核心安装步骤

  • 机组固定与防爆密封:采用膨胀螺栓将机组底座与地面牢固固定,避免运行震动导致部件松动;通风管道与机组出风口连接时,需用防爆密封垫密封接口,防止漏风(漏风率需≤3%),管道转弯处需做导流处理,减少风阻;若为撬装式机组,需检查撬装底座与地面的接地连接,接地电阻≤4Ω。
  • 电气接线规范:仅允许持 “防爆电气作业证” 人员接线,电源线需选用矿用阻燃电缆(如 MYJV22 型),线径匹配机组额定电流(预留 20% 余量);接线盒内导线连接需牢固,端子压线螺栓扭矩符合说明书要求,避免虚接发热;电缆引入装置需用防爆密封胶圈密封,多余进线口需用防爆堵头封堵,严禁非防爆线缆接入。
  • 风道与温控系统调试:安装后需测试风道通畅性,启动风机检查风量、风压是否达标(按井口需求,通常风量误差≤5%);连接温度传感器(如井口进风温、出风温传感器)与控制系统,校准温控阈值(通常设定井口出风温≥2℃,超温保护阈值比目标温高 5-8℃),确保联锁功能有效(如风机未启动时,加热元件无法通电)。

3. 安装后验收

  • 通电试运行 30 分钟,检查机组无异常噪音(≤85dB)、震动(振幅≤0.1mm),防爆外壳表面温度≤60℃;
  • 测试安全保护功能:模拟风机故障停机,加热元件需立即断电;模拟出风温超阈值,机组需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并报警;
  • 记录安装数据(如接地电阻值、风道漏风率、温控精度),形成验收报告,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。

二、日常维护与定期保养

1. 日常巡检(每日 1 次)

  • 运行状态检查:记录机组运行电流、电压(偏差需≤±5% 额定值),检查出风温度是否稳定在目标范围,无忽高忽低;观察防爆外壳有无异响、渗漏,风机叶轮无卡滞,加热元件无发红、冒烟等异常。
  • 安全保护测试:每日启动前触发过热保护、缺相保护按钮,确认报警与断电功能正常;检查接地线缆连接牢固,无锈蚀或断裂。

2. 定期维护(按周期执行)

维护周期 维护内容 操作要求
每周 清理积尘 断电后用压缩空气(压力≤0.4MPa)吹扫加热元件、换热器翅片及风机叶轮的煤尘,避免积尘形成隔热层;清理进风过滤网,确保通风顺畅。
每月 部件检查与润滑 检查防爆密封胶圈有无老化(如变硬、开裂),及时更换;风机轴承添加专用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),油量为轴承腔的 1/2-2/3,避免过量导致发热。
每季度 防爆性能校验 检查接线盒内端子有无氧化,用砂纸打磨后重新紧固;测试防爆外壳接合面间隙(需≤0.15mm),涂抹防爆防锈油脂;校准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,确保精度≤±1℃。
每半年 核心部件检测 拆检加热元件(如电加热管、PTC 陶瓷片),测量绝缘电阻(≥10MΩ),若有破损或电阻异常需更换;检查风道密封情况,修复漏风接口,重新测试漏风率。

3. 故障处理与注意事项

  • 故障停机原则:运行中出现异常(如异响、超温报警、电流骤升),需立即断电停机,严禁带电拆解防爆部件;排查故障时,需先检测井口瓦斯浓度(≤0.5% 方可作业),使用防爆工具拆卸,避免产生火花。
  • 易损件更换要求:更换加热元件、密封胶圈等配件时,需选用同型号、同防爆等级的原厂配件,禁止用非防爆配件替代;更换后需重新测试防爆性能与加热效率,确认合格后方可重启。

三、特殊场景维护重点

  • 冬季防冻期(11 月 - 次年 3 月):增加巡检频次至每日 2 次,重点检查加热元件是否结霜(若结霜需停机用热风吹扫,禁止用硬物敲击);雪后及时清理机组顶部与风道积雪,防止积雪融化渗入设备内部。
  • 长期停机(如夏季):断电后彻底清理机组内外积尘,关闭进风口阀门,用防水罩覆盖机组;每月通电试运行 1 次(每次 30 分钟),防止电机受潮、加热元件老化,保持设备处于待机状态。
通过严格遵循上述安装与维护规范,可确保防爆井口热风机组长期稳定运行,有效保障煤矿冬季井口防冻安全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(通常可达 8-10 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