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判断燃煤热风炉的换热管密封性是否良好?

2025-10-20
判断燃煤热风炉换热管密封性,核心是通过运行状态观察针对性检测,捕捉 “烟气泄漏” 或 “空气串流” 的痕迹,重点关注日常运行中的异常信号与定期检测数据。

一、日常运行:通过 3 个直观现象初步判断

日常使用中,若出现以下情况,可能意味着换热管密封性受损,需进一步排查。
  1. 观察热风品质
    • 间接换热式机型:若热风出现黑色粉尘、煤烟味(如粮食烘干时物料沾灰、食品加工有异味),大概率是换热管破裂,导致高温烟气渗入洁净热风侧。
    • 直接换热式机型:若热风含尘量突然激增(如出风口明显飘灰),可能是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密封失效,导致冷风未经充分混合直接进入热风侧。
  2. 监测烟气参数
    • 查看排烟温度:若排烟温度突然低于正常范围(如正常 180℃,骤降至 120℃),可能是冷风通过密封漏洞渗入烟道,稀释烟气温度。
    • 检测烟气成分:用烟气分析仪测烟道内氧气含量,若氧气浓度异常升高(如远超正常燃烧所需的 5%-8%),可能是洁净侧空气串入烟道,说明换热管存在漏点。
  3. 检查设备外观
    • 查看换热管外壁:停机后打开检修门,观察换热管(尤其是管板连接处、弯曲部位)是否有明显裂纹、腐蚀孔洞,或附着湿润的灰尘(烟气中的水分遇冷形成,暗示泄漏)。
    • 检查密封部位:看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处、法兰密封垫是否有老化、变形、渗漏痕迹,若垫体发黑、有烟渍,可能是密封失效。

二、定期检测:通过 2 种专业方法精准定位

日常观察发现异常后,需通过专业检测进一步确认漏点位置和程度,常用两种方法。
  1. 压力测试法(停机检测)
    • 操作步骤:先将换热管一侧(如热风侧)密封,通入压缩空气至 0.3-0.5MPa,另一侧(烟道侧)充满肥皂水,静置 30 分钟后观察。
    • 判断标准:若肥皂水表面出现气泡,说明对应位置的换热管或密封垫存在漏点,气泡密集处漏点较大;若压力表读数持续下降(1 小时内压降超 0.05MPa),说明存在多处漏点。
  2. 烟气检漏法(运行中检测)
    • 操作步骤:在热风侧(间接换热式)布置烟气传感器,监测是否有烟道气成分(如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);或在烟道内注入微量惰性气体(如氦气),在热风侧用检漏仪检测,追踪惰性气体浓度。
    • 判断标准:若热风侧检测到烟气成分,或惰性气体浓度超过阈值,可精准定位漏点区域,该方法适合无法停机的连续生产场景。

三、关键注意点:避免误判与遗漏

  1. 区分 “正常积灰” 与 “泄漏粉尘”:正常运行中换热管会积灰,但粉尘干燥且均匀;泄漏的粉尘常伴随烟渍、潮湿,或局部堆积严重,需结合热风品质综合判断。
  2. 重点关注易损部位:换热管的弯曲处、与管板的焊接处、长期处于高温区的管段(如靠近炉膛的换热管),是密封失效的高发区域,检测时需重点排查。
  3. 定期检测频率:建议每 3 个月做一次日常外观检查,每 6-12 个月(或检修周期)做一次压力测试或烟气检漏,尤其在换季使用前、长期高负荷运行后,需增加检测频次。